你有没有发现,乌克兰这次出手的狠劲有点不一样?泽连斯基在10月4日晚的视频讲话里签了几张制裁令,黑名单一口气砸向俄罗斯的大老板、造武器的工厂和卖石油的公司,央视新闻确认消息。很多人只看到制裁两个字,但真正被打的是俄罗斯的战争钱袋子。
我查了下数据,俄罗斯的财政收入有三四成来自油气。布鲁金斯学会的分析说,2023到2025年间,俄罗斯约30%的税收来自能源行业。OilPrice的报告也提到,2025年第一季度俄罗斯油气公司净利润只有99亿美元,同比几乎腰斩。莫斯科时报说,今年前九个月俄罗斯油气收入比去年同期降了20.5%,总额约6.6万亿卢布。这些数字拼在一起,就是一个趋势:俄罗斯的油气这根柱子,已经开始晃了。
乌克兰正是盯住这根柱子下手。之前他们靠无人机打炼油厂,据华盛顿邮报报道,俄罗斯有将近四成的炼油能力受损。最近,俄罗斯一些地方的加油站排起长队,汽油供应紧张,黑市油价飙升。更讽刺的是,一个石油大国开始从亚洲买汽油。制裁和打击叠加,就像是掐住了一根动脉,虽然没流血,但全身都在发麻。
乌克兰这次制裁,不只是象征性的政治动作,而是精准打击供应链。名单里的人和公司,一旦被拉进制裁名单,西方银行、保险公司都会避之不及。账户被冻结、交易被拒、运输无法投保,这一连串反应足以让一家企业停摆。对俄罗斯的油气体系来说,这意味着不仅出口渠道被堵,连国内的资金流都可能断。
俄罗斯当然知道这一点。9月财政部紧急修改预算规则,降低油价门槛,试图减少对油气收入的依赖。但这个动作其实是被逼出来的。Reuters报道,他们准备削减非军事领域的预算,把更多资金投向军费。换句话说,俄罗斯在勒裤腰带打仗。钱不够,机器还得转,这种内耗是慢性出血。
我注意到另一个信号。西方七国已经决定,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收益给乌克兰提供265亿美元贷款。这等于让俄罗斯的钱变成打向自己的子弹。以前的制裁只是封锁,现在则是反向利用。这一步如果成型,意味着俄罗斯不仅赚不到,还要被反撸。这对俄罗斯国内的经济和心理冲击都不小。
更有意思的是,这种经济战开始从对的层面下沉到企业和个人。对俄富豪、军工老板、能源寡头的直接制裁,会打乱他们的全球资产布局。财富被冻结、出境受限、合作断链,这些人未必会反抗,但他们的抱怨会往上压。这种压力传导虽然看不见,却比战场炮火更持久。
另一方面,乌克兰自己的情况也不轻松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,今年乌克兰经济要萎缩7.2%,能源设施多次被炸,冬季取暖都成问题。泽连斯基的支持率开始松动,一部分民众觉得战争消耗太重。这种时候推出大规模制裁,不只是外交操作,也是国内政治的信号:乌克兰不能示弱,要让民众看到反击的动作。
从更大的格局看,这场博弈早就不只是前线厮杀,而是供应链、能源链、资本链的消耗战。俄罗斯靠石油和军工续命,乌克兰靠无人机和金融战拖垮对方。一个是老式的硬抗,一个是灵活的精算。战争越来越像一场经济系统实验,看谁先被榨干。
我想起一个细节:乌克兰最近在调整无人机战略,开始用更远程、更便宜的机型打俄罗斯深处目标。假如火烈鸟无人机真能飞三千公里、造价还低,那这场低成本高打击的路线,会成为乌克兰延长战力的关键。
问题是,俄罗斯不是没有后手。他们在绕道卖油,比如通过中东、非洲和亚洲的中转贸易,把原油换成现金流。CREA的报告指出,这些暗船队的数量已经超过600艘。换句话说,只要油价还有利润空间,俄罗斯的出口就不会彻底崩。乌克兰的制裁能否真正掐断资金,还要看西方是否同步收紧这些灰色通道。
这一局像是一场持久的财力消耗战。乌克兰靠精确打击和制裁撕俄罗斯的钱袋,俄罗斯靠能源出口和财政动员支撑。双方都在硬扛,但时间不会对谁手软。
我也在想,也许哪天战线没变,银行账户上的数字会先崩。到那时,胜负可能不会由炮声决定,而是由哪个国家的钱袋先空。你觉得呢?这次乌克兰的制裁,能不能真的掐住俄罗斯的呼吸?
最专业股票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